诗词大全

《寄纯甫》

塞上无花草,飘风急我归。
梢林听涧落,卷土看云飞。
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
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寄纯甫》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上没有花草,飘风急促着我回家。
远处的树林中听到涧水落下的声音,卷起的尘土看见云飞扬。
我想象着家中的儿子正在当红蕊花的中心,思念着家人上在翠微的山巅。
江水依然寒冷,但是我要好好穿上春衣。

诗意:
《寄纯甫》描绘了一位在塞外徘徊的游子,他在寂寞荒凉的塞上感受到了飘风的急促,渴望回到温暖的家园。诗中通过塑造自然景象和表达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诗人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家乡的温馨和亲情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游子的心情和对家的思恋之情。通过对塞上荒凉景象的描写,增强了游子的孤独感和渴望归家的愿望。尤其是在描绘梢林听涧落、卷土看云飞的画面时,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家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想子当红蕊"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思念,将家人比喻为花草中最美的部分,体现了对家庭的深情厚意。"思家上翠微"则是对家乡的山巅之美和家人的期盼之情的描绘。

最后两句"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表达了诗人的坚定决心,尽管江水寒冷,但他仍然要好好穿上春装,坚持追求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写,深情而又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展现出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对温暖幸福生活的向往。

  •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恋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 《潼关道中》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 《赠解头贾嵩》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

  • 《暮春泛西湖次口号韵呈程待制十首》

    客舟日日野芳前,鶗鴂鸣时始息肩。无絮可漂花可藉,良辰乐事属明年。

  • 《采莲曲二首》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 《杂兴四首》

    偶种阶前竹数根,引风招月伴清樽。春来为爱临阶竹,今日翻嫌竹碍门。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