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识苏仙,谈诗达旦夕。
君今与提衡,当复诧此客。
一代紫微公,文采耀楚泽。
归来要同登,斲句慰英魄。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寄陈用晦四首》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与苏仙相识、交流诗文的情景,以及对陈用晦的寄托和期望。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我初识苏仙,
谈诗达旦夕。
君今与提衡,
当复诧此客。
一代紫微公,
文采耀楚泽。
归来要同登,
斲句慰英魄。
中文译文:
我初次遇见苏仙,
我们谈论诗歌直到天明。
如今你已成为重要的官员,
可能会对我这位客人感到惊讶。
你是一代文学巨擘,
你的才华光耀楚地。
等我回来,我们应该一同攀登,
用诗句安慰英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苏仙的钦佩和对陈用晦的期望。作者初次与苏仙相识,两人谈论诗歌的时间足够长,可见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交流的深度。然而,如今苏仙已经成为重要的官员,作者对他的地位和成就表示赞叹,也暗示了作者对苏仙的敬重和羡慕之情。
陈造将苏仙称为"一代紫微公",紫微是古代天文学中代表皇帝的星宿,因此这里暗指苏仙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以及他的才华在楚地(指楚国,古代国家,现今湖北、湖南地区)的辉煌。这样的称赞彰显了作者对苏仙才华横溢的敬仰之情。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陈用晦的期待。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回来与陈用晦一同攀登,即在文学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与苏仙一样被人们称赞。"斲句慰英魄"表明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句来慰藉英灵,即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造对苏仙和陈用晦的景仰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文学和创作的热爱和渴望。它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追求的场景,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独得万古意。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