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
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寄曹州李审言龙图》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向日所云我,
如今却是伊。
不知今日我,
又是后来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人邵雍以自己与李审言龙图对话的方式,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我认知的疑问。
首句“向日所云我”,意思是“过去曾被称为我”。诗人回顾过去的时光,自问自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第二句“如今却是伊”,意味着现在已经是另一个人。这里的“伊”指代另一个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变化和转变的认识。
第三句“不知今日我”,诗人对现在的自我感到困惑。他已经对自己的变化产生了怀疑和疑问。
最后一句“又是后来谁”,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会带来无法预测的变化,不知道未来的自己将是怎样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间和自我认知的思考,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身份产生了疑虑和困惑,这种思考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索。同时,诗词中的对话形式使得表达更为直接而富有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崔生自反金陵谪,骑马复走长安陌。时危颇负经济才,海内但识文章客。自从盗贼近神京,四海不见烟沙清。黄河流血日惨怛,中原战骨霜纵横。朔方兵马又已弱,天下财赋难尽榷。书生不得言世务,大臣谁有匡时略。我到长安访交友,子与河内犹相厚。感今恋故有,吐胆倾心共杯酒。去年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人皆有耳目,夫子旷与娄。弱毫写万象,水镜无停酬。闲居惜重九,感此岁月周。端如孔北海,只有樽空忧。二子不并世,高风两无俦。我後五百年,清梦未易求。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浩歌七十馀,未尝识戈兵。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养志学浮丘,久链日月精。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非谓钟鼎重,非谓
一壑一丘耕且为,不歆周纲应非羆。云霾障日树蒙密,草蔓漫天山蔽亏。生意正从芽蘖露,善根不逐斧斤斯。溶溶此理谁能解,剩喜吾宗有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