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大洞埋古云,入去所履平如席。
其中玉髓尽可餐,只恐归来变为石。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黄崖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崖大洞埋古云,
入去所履平如席。
其中玉髓尽可餐,
只恐归来变为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崖洞穴的景象。洞穴深埋在古老的云雾之中,人们踏入其中,洞内的地面平坦如席。洞穴内散落着许多珍贵的玉髓,让人口水欲滴。然而,作者忧虑着,担心当他们离开洞穴时,这些珍贵的玉髓会转变为普通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吸引人的场景。黄崖洞的描绘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似乎是一个隐藏着宝藏的地方。洞内的地面平坦如席,强调了洞穴内部的宽敞和平静。玉髓的形容让人感受到它们的珍贵和美丽,使人产生无法抗拒的欲望。然而,作者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物质的深思,暗示了一种人生的哲理。
诗人通过将玉髓与普通的石头对比,表达了物质与精神的反差。玉髓象征着珍贵的财富和美好的事物,而石头则代表着平凡和普通。作者用"只恐归来变为石"的句子传达了他对物质财富转瞬即逝的忧虑。这种转变也可以被理解为人生的变迁,人们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其中的虚幻和无常。
整首诗既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洞穴景象,又通过隐喻传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价值。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将无半面别,正恐呼声似。中年况多忘,错认固无意。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鸟捉取送笼中。知谁放在扶桑树,秪怪满溪烟浪红。
少年发愤欲忘餐,信木能鑽透石盘。灯火半生徒自苦,虀盐并日不嫌单。嗟来未肯低头拜,臭腐那须着眼看。何物马肝犹不悟,怜渠五利竟诛栾。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