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沧洲梦,归心剧旆悬。
呼童买轻舸,拂榻下平川。
遡浪潮如斗,凌风岸若牵。
江乡厌回首,行及练花天。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还江上》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每个夜晚我都在沧洲的梦境中徘徊,
内心的思念像旗帜一样高悬。
我呼唤着童子去买一艘轻舟,
掠过床前,踏平平坦的川地。
逆流的波涛像斗柄一样奔腾,
凌空的江岸仿佛拽扯着我。
我不愿回顾故乡的一切,
一直走到练花天的尽头。
诗意:
《还江上》以诗人在梦境中游历沧洲的情景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归属感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诗人夜夜在梦中漂泊于沧洲,思念之情强烈如旗帜高悬。他呼唤着童子买船,想要逃离现实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诗人描绘了逆流的波涛和凌风的江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澎湃和追求。最后,诗人没有回顾故乡的过往,而是一直走到练花天的尽头,抒发了他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还江上》以流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沧洲梦的形象,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将梦幻和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呼唤童子买船和拂榻下平川的描写,强调了诗人逃离尘嚣、追求自由的愿望。潮浪如斗、凌风岸若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江乡厌回首、行及练花天的句子,表达了诗人不愿回顾过去,一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诗以流动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描绘,营造出一种追求自由和追寻理想的氛围,给人以诗意深远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梦幻般的沧洲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情感。同时,通过流动的意象和情感的高涨,传递了一种追求超越现实、追寻内心自由的情愫。整首诗词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情感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前日偶从河上饮,文章何可并英游。
俱着锦衣裳,凭谁办绿黄。可怜君耄矣,贤嬖不贤姜。
晓来丹枫过雨,净如扫。霜空横雁,寒日翻鸦,惊嗟岁月如流,更被酒迷花恼。转眼吴霜,点鬓催老。细思欢游旧事,还自笑。断雨残云,都总似、梦初觉。锦鳞书断,宝箧香销向谁表。尽情说似啼鸟。
远墟行蔼蔼,滞绪豁欣欣。挟翠山能润,矜晴草自薰。堕鸢那及吸,飞鹭可堪九。欲共江流说,滔滔故不闻。
去年秫地伤秋潦,春酒浇醨不可亲。红树梢头山鸟语,只应笑我独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