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淮上早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澹月倾云晓角哀,
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
默数淮中十往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苏轼早上在淮河畔乘船离开时的景象和心情。清晨的月亮悠然悬挂在云中,天边的鸟鸣声带着一丝凄凉。微风吹拂着水面,水中的鱼儿如碧玉般纷纷跃出。诗人认为自己已经决定了要在江湖中度过余生,默默地数着自己在淮河一带往来的次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江湖行旅的情景,展现了苏轼豁达淡泊的心态。首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月亮和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氛围。随后,微风吹动水面,形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自然的美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已经选择了江湖生活,并默默地数着自己在淮河一带往来的次数,展示出了对江湖岁月的坦然和执着。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苏轼内心深处的豁达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苏轼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对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的坚守。这种坦然和执着的态度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能够找到,也是他诗才独特魅力的来源之一。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
寡求忘市远,易足任囊空。院吏催呈史,家僮笑忍穷。鬓毛惊尽白,仓粟饫陈红。赖有三峨梦,时时到枕中。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溪南浑似辋川居,不啻当年卧草庐。从昔金声蒙酱瓿,至今汗血困盐车。端知将相真无种,更喜才华甚有余。及此知机同免祝,季鹰初不为鲈鱼。
底用匆匆便据鞍,离觞纵满不能欢。潇湘万里客愁远,鶗鴃一声春事阑。此去宦游当益显,时来功业自非难。似闻幕府资奇画,好借雄风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