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户尚慵开。
为怜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树底来。
《画》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疏散元非用世才,
日高林户尚慵开。
为怜湖上青山好,
行到冬青树底来。
诗意:
这首诗以山水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认为,画家不必是世俗中的杰出人才,他们可以是疏散的、平凡的人。在日光照耀下,画家还懒得打开屋子的门窗,因为他们专注于绘画。诗人喜爱湖上的青山,觉得它们非常美丽。最后,诗人行至冬青树下,这里可能是画家的工作室,也可能是画中所画的景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画的景象,将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表达对画家的赞美,展示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画家并非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而是能够散心、专注于艺术创作的人。诗中的“疏散”一词,可能意味着画家远离尘嚣,专心投入艺术创作的状态。诗人对湖上青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湖光山色成为他心灵的寄托。最后,诗人行至冬青树底,这里可能是画家的工作室,也可能是画中所画景物的具体位置,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了一幅山水画中。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情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独立、专注于艺术的人才的赞美。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具象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对山水画的遐想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过尽巴东巫峡长,荆川鼓棹更茫茫。避风怕入三江口,乘月贪行百里荒。夜后逢人尽刀剑,古来踏地皆耕桑。可怜行路难如此,一簇寒芦尚税场!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君不见周兴西旅贡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远方不许进异物,閒却三略兼六韬。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保全功臣决无此,花村夜不争雉鸣。陆平原家养黄耳,系书不隔江淮水。金陵音问还洛阳,往来何啻万余里。杜少陵寓鄜州居,旧物低徊入衣裾。宗文宗武共入罗,爱怜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仅余山林士,共结方外游。一语不及俗,自是无悔尤。况乃生死事,同参无异谋。何暇及汝曹,惴惴性命忧。此间地步窄,椰子包山丘。三山妙僧杰,道眼宽处求。怜我本逐客,饥冻
少日负虚名。问舍求田意未平。南去北来今老矣,何成。一线微官误半生。孤影伴残灯。万里灯前骨肉情。短发抓来看欲尽,天明。能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