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花月二首》

月边那复有炎光,望月疏花意已凉。
吴质不须仍倚树,老来无柰许多香。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花月二首》是苏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月亮和花朵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月二首

月亮边上的炎光再次出现,
凝望着月亮,疏落的花已经凋零。
吴质(指古代吴国的美女)不必再依靠树,
年老之时,无需享受太多芬芳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月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泊的境界和对人生的深思。月亮边上的炎光再次出现,意味着一天已经接近尾声,而望着月亮的人已感受到秋天的凉爽。疏落的花已经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吴质这个典故暗示着美丽的女子无需依附他人或物质享受,年老之时,内心的宁静和淡然才是真正的财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月亮和花朵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它们象征着变化和旅程中的美丽瞬间。作者通过描绘月亮边上的炎光和疏落的花朵,传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吴质的形象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和外在美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淡然是人生真正的追求。

整首诗意蕴含深邃,给人以思考的空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淡泊心态。这种淡泊和宁静的境界,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和儒家思想有着相契合的关系。整首诗在简短的字数中,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内在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的情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柳梢青》

    子规啼月。幽衾梦断,销魂时节。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

  • 《访留昭文於范村山閒不得见》

    黄扉处士掩松关,小立松风去住难。可叹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挂衣冠。

  • 《枕上》

    不守庚申不坐禅,老来触事总悠然。天明门外无来客,尽好萧萧听雨眠。

  •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

    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冠剑九重霄汉路,莺花三月帝王州。垂廊四合盘龙幕,当殿双高彩凤楼。归去人人夸雨露,总含欢意跃骅骝。

  • 《次韵朱晦翁十梅·早梅》

    皎皎姑射仙,缟衣而黄里。一别如许时,见之先失喜。

  • 《题汉李固太尉庙》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后端起邺宫。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