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戈,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胡雁》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雁畏空漠,
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戈,
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
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
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
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
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
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
岂识保身语。
诗意:
《胡雁》描绘了一幅胡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胡雁在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困苦和无奈。诗中通过描写胡雁的飞行、月色和春江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壮美和动人之处。诗人还通过弓箭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和智慧。
赏析:
《胡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胡雁南飞的场景,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和生命的坚韧。诗人通过胡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胡雁的敬仰和同情。胡雁畏惧空旷的沙漠,却勇敢地飞向繁华的洲渚;它们在遥远的旅途中发出悲鸣,似乎在诉说着辛苦和无奈。月色照耀着关河,给人以宁静和安慰,但胡雁却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去哪里。春江平静而干净,水中的鱼和蚌数不胜数,它们饱暖而肥美,但离家的路却依然遥远。诗中的弓箭形象象征着困难和危险,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和智慧。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失去旧友的深深惋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保全自身的思考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胡雁南飞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离故土和失去旧友的思考和惋惜之情。
为官长者得声名,唯诺公堂如父兄。欲作汝南耆旧传,不须多语尽平生。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明月峰峦人境外,溪声一夜响前滩。
雁峰削玉锁层阴,彷佛梅阳瘴面春。回首揭天挝毒鼓,声怨何止十三人。
荣定诚嘉器,攀鳞属盛时。赏劳恩特异,知足志惟熙。壮节承昭感,崇基保燕诒。但能思卫霍,自可比著龟。
君文豪赡无与俦,使我吟讽忘离忧。浩如沅湘起阳侯,翻星转日吞数州。华章藻句饶风力,顷刻朱红迷畛域。一班纵复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区区文墨倦高情,解鞅还游恍惚庭。半槽新水六尺簟,卧视云物行空青。伊我篮舆抵京县,溽暑黄埃负初愿。君家只在御城东,弥月不能三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