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波冷淡绝纤尘,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竹床蒲扇养天真。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湖西杂感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湖波冷淡绝纤尘,
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
竹床蒲扇养天真。
中文译文:
湖水波浪冷静,几乎没有尘埃的痕迹,
四周满目皆是云和山,
一条小径草木葱茏,人迹罕至,
竹床、蒲扇滋养着纯真的心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湖西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湖水平静而清澈,没有丝毫的尘埃,周围是连绵不断的云雾和山峦。在这片幽静的景色中,一条小径被茂密的草木覆盖,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来。作者以竹床和蒲扇作为象征,表达了追求心灵纯真和平静的愿望。
赏析:
《湖西杂感诗》通过对湖泊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佛教僧侣释智圆的清静心境。诗中的湖波冷淡,没有尘埃的痕迹,表现了作者对于宁静和纯净的向往。满目的云山象征着湖西的自然景观,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一径草深人不到,表明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与现代社会的喧嚣相比,更显得宁静与隐逸。而竹床和蒲扇则象征着简朴和宁静的生活方式,养护着作者内心的纯真和真诚。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西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纯净和心灵安宁的追求,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清静与隐逸的理念。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纯净的美好。
春华秋草两悠悠,素发多情却满头。落叶自随流水去,远山空带夕阳愁。
病眼逢人每嬾开,正须此地洗氛埃。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獮亦先迎。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打叶雨拳随手去,吹凉风口逐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