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柳絮已将春去远,攀条弄芳畏晼晚。
忧患众兮欢乐鲜,一去可怜终不返。
日夕思归不得归,山川满目泪沾衣。
罼圭苑里西风起,叹息人间万事非。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絮已将春去远,
攀条弄芳畏晼晚。
忧患众兮欢乐鲜,
一去可怜终不返。
日夕思归不得归,
山川满目泪沾衣。
罼圭苑里西风起,
叹息人间万事非。

译文:
柳絮已经将春天带走远,
攀折枝条玩花儿,畏惧夜晚。
忧愁和困扰众多,而欢乐稀少,
一去不复返,真令人可怜。
日夜思念归乡,却无法回去,
眼前的山川满是泪水湿了衣裳。
宫廷的园圃里,西风吹起,
叹息着凡人间的万事都是虚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忧虑。诗中通过柳絮已将春去远的描写,暗示着春天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流逝,人们对春天的美好事物也只能在夜晚攀折枝条、玩弄花儿来抚慰心情。忧患和困扰常常围绕着人们,而欢乐却很稀少,一旦逝去就再也无法回来。

诗中的"日夕思归不得归"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却无法回到故乡。山川满目泪沾衣,表达了作者的失落和伤感之情。最后两句"罼圭苑里西风起,叹息人间万事非",以宫廷的园圃为背景,西风吹起,作者深深地叹息着凡人间的万事都是虚妄,暗示了对人生的疑惑和对人世间的一切的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忧患和困扰、人生无常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婉约、凄美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索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哲理思考。

  • 《李仁甫侍讲阁学挽诗二首》

    高议春江壮,长身野鹤孤。生涯一杯酒,行李五车书。凡例今迂叟,声名後老苏。岷峨气凄怆,不为玉将珠。

  •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 《指柏轩》

    行道出深树,空庭秋飒然。风来人不见,青子落僧前。

  • 《过杨二渡三首》

    两日山寻尽野花,今晨水眺如桑麻。春风娇得千垂柳,恰限身才个个斜。

  • 《秋日感怀》

    溪上芙蓉映醉颜,悲秋宋玉鬓毛斑。无情最恨东流水,暗逐芳年去不还。

  •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鱼稻之乡雁鹜骄,鲸鲵喷沬撼江潮。明公自是威风手,南土应无莠害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