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漠丹成去不归,龙髯无复有攀时。
芳园留得觚棱在,长与都人作泪垂。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壶春堂》是宋代文人范成大所作,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漠丹成去不归,
龙髯无复有攀时。
芳园留得觚棱在,
长与都人作泪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壶春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松树和龙须的描绘,以及芳园和泪水的对比,传达了一种离别和无常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格律,四句各用七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两句“松漠丹成去不归,龙髯无复有攀时”,通过描绘松树和龙须的凋零和消失,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无常。松树和龙须象征着长久和神奇,它们的离去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一切都会逝去的道理。
接着,诗人提到“芳园留得觚棱在”,觚棱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留存下来的事物。芳园则代表着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场所。通过对觚棱和芳园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最后一句“长与都人作泪垂”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伤感和悲叹。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泪垂”这一形象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感叹。诗人将自己与“都人”(指京城的人们)相提并论,意味着他的情感代表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常性的思考和感慨。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引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