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后堂木芙蓉》

红葩翠竹与齐肩,为问霜枝已几年。
一色碧天红烂熳,卧看疑在鉴湖舡。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后堂木芙蓉》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后堂的景色,以花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葩翠竹与齐肩,为问霜枝已几年。
一色碧天红烂熳,卧看疑在鉴湖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后堂的景色。红葩和翠竹高度相近,诗人问这些霜染枝条已经存在了多少年。这种描写方式传达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和顽强,与后堂中的景象相互映衬。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整个景象的美丽。诗中提到的一色碧天,意味着天空的颜色如碧玉般明亮、湛蓝,与后堂中绽放的红花相得益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烂熳的景象给人以热烈、绚丽的感觉,表达了花木的繁茂和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诗以卧观的姿态,表示诗人对这样美景的静静欣赏。他观看这景色,仿佛置身于湖船之上,感受到了湖水的静谧与宁静。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梦幻般的美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美的印象,展示了诗人对花木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后堂的景色,诗人在细腻的笔触中传递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索,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宝贵。

  • 《送干寿道同知北上》

    甲寅诏下兴贤才,吴中多士轰春雷。门外鹄袍那可数,一人独上黄金台。宦途诘曲容下得,直向东海窥蓬莱。蓬莱水阔云气浮,眼看健翮摩天游。故乡六载不归去,老尽西风菊径秋。归来四壁亦不恶,人羡锦衣君不觉。馆姓茂苑正凄凉,古汴黄河复漂泊。问乡安在迟一见,承恩内直金华殿。

  • 《谢人寄茶》

    建溪珪璧能圆方,万钱一啜人轻偿。奔胜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老工既死无黄刑,仿佛儿孙追故步。谁令远寄山泽仙,来洗沈疴太华巅。攻顽治癣恨无术,且共山头玉井莲。

  • 《再次赠张学录韵十诗》

    阅世有顺逆,飞埃噎空虚。旷怀略外物,曲士乃拘墟。

  • 《冬日过练川黄东溪隐居》

    岁晚来寻黄处士,小艇晓入东溪云。水生柳下鹅鸭喜,日出沙头沤鹭分。枸杞子香浮茗碗,枇杷花气杂炉薰。却怜清会难频得,明日南江又忆君。

  • 《岁饥郡行岩卹过余杭呈辛县尹》

    山城丰货集,富庶如丰年。市有醉人卧,野无饿莩眠。天目会深秀,余不流清妍。山花堕酒琖,水鸟上渔船。禄薄吏如隐,心閒令欲由。人言风土美,我羡长官贤。何须论赤望,此地称华颠。

  • 《宗教院》

    雨过江山丽,春深笋蕨肥。扶藜苍藓破,移榻乱云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