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红林檎近(双调·第二)》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红林檎近(双调·第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译文:
风雪惊醒了初霁,水乡中的寒意更加浓厚。
树梢上落下飞舞的雪花,屋檐上挂满了冰凌。
刚刚喜迎的雪堆在门前巷口,可惜已经逐渐消融殆尽。
渐渐看见低矮的竹子轻盈地翻飞,清澈的池塘泛起微小的涟漪。
穿着草屐的人步行在晴朗的天气里,宴席在夜晚才开始欢乐。
梅花能够忍受严寒,端正地进入冰盘之中。
对着前面的山峦横亘而过的白雪,愁云变得颜色多变,放下酒杯一同寻找高处观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写风雪初霁后的水乡景色,表达出寒冷的气氛和冬天的特征。风雪停歇后,树上的雪花飘落,屋檐上挂满了冰凌,这些景象增添了冬天的寒意。诗中还提到了堆积的雪和消融的残雪,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着,诗人描绘了竹子的翩翻和池塘微澜的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给人以温暖和生机。然后,诗人描述了一个晴朗的日子,人们穿着草屐在宴席上尽情欢乐。梅花作为冬天的花卉,能够耐受严寒,傲立在冰盘之中,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最后,诗人以愁云变色和放下酒杯观赏山景的情景作为结尾,给人以对自然景色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季节变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出冬天的寒冷和冬日景色的美丽。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 《五年二月朔投晓到岩寺适值亡女忌日因而饭僧》

    沐雨冲风夜向晨,九龙岩畔报中春。行庖一供山僧饭,下咽甘□不笑贫。

  • 《试笔》

    试笔山窗竹影凉,闲临小字换鹅章。定巢燕子时飞过,带得残花落纸香。

  • 《过山庵》

    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

  • 《偈五首》

    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冻得鸱吻头,面南看北斗。诸禅人,晓不晓,地炉火冷莫嫌寒,更有樵夫赤脚走。

  • 《葵藿倾太阳》

    葵藿比君子,卑棲亦自荣。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风稍轻转影,云日澹留明。连茹怀君志,同根念旧情。拾遗千古恨,难夺峦轩英。

  • 《丁巳春夏之交巨浸屡至小民艰食郡侯请诸寓贵》

    趁晴亦欲强追陪,争奈浓阴墨样堆。燕子才衔春色至,鹁鸪又唤雨声来。从教野草争先长,勒住名花莫浪开。世道而今总如此,竹关深闭且擎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