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被龟藏六,焞焞梨枣春。
不唯匀踵息,且以暖腰身。
扪虱閒寻句,听鸡怕及晨。
是中有真味,不羡北窗人。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烘被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烘被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温暖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烘被龟藏六,焞焞梨枣春。
烘烤被褥匀称,使其暖意蓄积如龟蛇冬藏。温暖的春天,有如烧烤的梨子和枣子,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不唯匀踵息,且以暖腰身。
不仅仅是使脚底温暖,更是为了温暖整个身体。
扪虱閒寻句,听鸡怕及晨。
闲暇时抓虱子,寻找诗句;倾听鸡鸣,担心错过黎明的美景。
是中有真味,不羡北窗人。
在这简朴的生活中,有着真实的滋味,不羡慕那些生活在北窗之内、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烘被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安静而温暖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实感受的追求。烘被的过程象征着人们对温暖和舒适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内心的热诚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虱子抓取和寻找诗句的行为,展现了作者闲暇时的安逸和追求内心愉悦的态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不羡慕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强调了内心真实感受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通过细腻描绘物象和情感,呈现了作者对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的赞美和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寻常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内心真实体验的追求,凸显了宋代文学的特点。
谁敲白石生热烟,举头见岭思回鞭策。修竹林间有寒甃,莫打渴乌教近前。
恩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崛起扶刘氏,兼资将相才。臣心虽自切,天命若为猜。古壁空遗像,荒榛只旧台。斯人今不见,落日更徘徊。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早闻南国翠娥愁,曾见书飞故国楼。远客寒天须剪烛,美人清夜恰同舟。玉台传得争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