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和邹希贤舟中遇风雨》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船中遭遇风雨的情景,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干野泊不知更,
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
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
战鼓轰天震地声。
到晓定应三尺雪,
短篷忽漏赤暾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描写风雨中的舟行,展现了作者在湖中漂泊的困苦和内心的孤寂之情。首两句"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表达了诗人在荒凉的湖中无处栖身的困境,感受到旅途中的寒冷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描绘了暴风雨夜中的惊险景象,雷声轰鸣,寒雨倾泻而下,形容了风雨的强烈程度和猛烈的氛围。
下面两句"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描绘了风雨的威力,飓风掀起海浪,潮水汹涌,战鼓声震天动地,形象地描绘了风雨的狂暴和激烈。
最后两句"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通过描写黎明时分的景象,表达了对未来天气的预测,预示着可能会下三尺厚的雪,短篷漏雨,朝阳从中透出,形成了一种明亮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舟行,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和不安。在旅途中,他面临风雨的袭击,感受到湖中的寒冷和孤独。诗中的景象描写生动而有力,通过形容天倾地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动荡和不安。这首诗词以其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描写方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谿.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歆兹洁祀,以应祈年。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其中字数无多少,只是相思秋复春。
平生重然诺,意气横高秋。拔剑悲风吼,上马行报仇。报仇向何处,堂堂九衢路。突上秦王庭,直入韩相府。回身视剑锷,血渍霜华薄。敢持一片心,为君摧五岳。五岳即可摧,此心终不灰。耻没儿女手,完质归泉台。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