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
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
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
灯前掩袂空三叹,盍与传诸琬琰看。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中文译文:
一位老者有风流之姿,活动于两个社会之间,
至今他的名望仍然留存。他的才学已经久矣,
而他的书法依然流畅。他以生死为誓言,
与人立下誓约。他了解淮海地区的士人之苦,
他在山林间分发自己的学问,只有儒者才能领悟。
他站在灯前,掩饰内心的悲叹,空有三次感叹。
何不将这些琬琰之物传给后人,让他们一同欣赏。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写给总幕刘景文关于杜立斋的遗翰诗韵。诗中描述了一个老者的风流姿态,他在两个社会之间游走,名望仍然存在。他的才学已久,书法依然流畅。他以生死为誓言,与人立下誓约。他了解士人在淮海地区的苦难,他在山林中传播自己的学问,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在灯前,他掩饰内心的悲叹,叹息三次。诗人呼吁传承后人,与他一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

赏析:
这首诗以杜立斋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和传世之物,展现了他的风采和影响力。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杜立斋塑造成一个老者,他的才学和书法造诣仍然引人注目。他以生死为誓言,彰显了他对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守。诗中还融入了对士人在淮海地区遭受苦难的关注,以及儒者在山林中传播学问的意义。最后,诗人通过呼吁传承后人,共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共享的重视。整首诗情意并茂,气势沉稳,展示了杜立斋的卓越才华和儒者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呼唤。

  •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 《昔游诗》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 《泊盂城驿简仲辋庄》

    盂城驿口射阳西,水国风烟似五溪。万井落花春后发,几家垂柳雨中齐。时临野店炊晨黍,渐入荒村报午鸡。见说辋川多胜事,经过原许一相携。

  •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山堂初展称婆娑,曲迳移栽杂树多。应是我翁归舍后,便登繁要亦来过。

  •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水阁三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 《别黄岩范令》

    庆历诸名卿,四海标一范。堂堂元佑相,人望复不减。江河源流大,终华峰峦崭。远优士会变,讵作栾书黡。君侯大雅士,渊然粹家范。春风花气馥,秋月寒江湛。贞刚谢瑕缺,洁白消黕黤。驱车问前躅,云露声轞轞。牛刀亦何为,游刃初不斩。解令襦胯民,桁杨戒无犯。时情互醒醉,世味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