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作者在濠州的山中娶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人辛劳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娶妇山中不肯留,
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
只见清淮入海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娶妻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娶妇场景,表达了对古人辛劳的怀疑和对现实的感慨。作者认为古人经历了艰辛努力,但今天的人们却不太相信这些辛苦的过去。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清澈的淮河水汇入大海,暗含了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七绝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首句“娶妇山中不肯留”,通过娶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山中的世俗生活和与山野的亲近。第二句“会朝山下万诸侯”,以会朝的形式,将山中的宁静与山下的繁华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山野中的自由与诸侯之间的纠结。接下来的两句“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表达了作者对古人辛劳经历的怀疑,认为当今的人们不太相信古人的艰辛。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清淮入海的景象,抒发了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简短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人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山中娶妇、山下诸侯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繁华之间的纠结和思考。最后两句中的清淮入海,既是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是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这次车来更可愁,窗中人比站前稠。阶梯一露刚伸脚,门扇双关已碰头。长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此车休。明朝誓练飞毛腿,纸马风轮任意游。
十邑驱驰阅四旬,尽空囹圄报吾君。僧窗渐觉猿吟远,城市嚣尘自此分。
矫矫虎臣,捍城於并。殚其智力,为国长城。攻逾两时,敌不能乘。无食无援,百雉乃倾。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潘江陆海一笑唾,暂借禅衣隐此身。坡谷两翁合为一,座间始可着斯人。
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