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徐州所出。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従事亦学道,不恤肠空夸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黄初平之兄,寻其弟于金华山。
)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足谁言春麦短,
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
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
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
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
急扫风轩炊麦饭。(徐州所出。)
伏波论兵初矍铄,
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従事亦学道,
不恤肠空夸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
应许相将游阆苑。(黄初平之兄,寻其弟于金华山。)
译文:
雨下得那么多,谁说春麦长得短,
城墙坚固,不怕秋涛卷过来。
白天长,只适合睡觉,
半脱下纱巾,纨扇掉落。
芳草在户外长得茂盛,
珍禽独自下飞,无人看见。
醒来时觉得人世皆如梦幻,
久坐之后枕痕仍然印在脸上。
城西突然传来故人的消息,
急忙打扫风轩,炊麦做饭。(徐州所出。)
伏波论兵初露锋芒,
中散谈论仙道更加深远。
南都的公务员也学习修道,
不负责心灵空虚,夸夸其谈。
问羊日后是否到金华,
应该答应一起游览阆苑。(黄初平之兄,寻其弟于金华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好友梁左藏仲通的离别场景。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春雨绵绵,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别离的不舍。作者以城坚不怕秋涛卷来比喻友谊坚固,即使面临离别也能保持不变。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闲适的日子,白天漫长,适宜安睡,作者脱下半截纱巾,纨扇也从手中滑落,表达了身心放松的状态。
第三节诗句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对比。芳草在户外长得茂盛,珍禽独自下飞,却无人看见,从中透露出孤独和无人关注的感受。觉醒时,作者感到人世皆如梦幻,坐久之后枕痕仍然印在脸上,暗示着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节诗句描绘了作者突然接到故人的消息,急忙打扫居处,炊麦做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和友谊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失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修道和追求清远之境的追求。诗意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雨洗红叶,青山舒白云。秋风有奇处,我友得平分。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黄河动地万岳雷,却与太行相趁来。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乃是丘迟出塞皈,赠我大轴出塞诗。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外鬼内佳}髻。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鸣咽
去年拜公北定堂,中秋玩月喧丝簧。长风趣驾泝江艇,恨不初度{奭斗}一觞。转头玉鉴秋又满,北定风景遥相望。寸心炯炯千里共,欲往从之川路长。五年为帝屏南服,扫清塞尘为乐乡。尽捐岁籴为丁壮,米斛二万饶积仓。民无箕敛士宿饱,一面屹立如金汤。平安遥夜飞炬火,燕寝永书凝清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憀.若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羇离已三岁,几处幸容身。有梦延秋雨,无言问虏尘。伤今多难日,忆我太平人。雨露随行在,公卿几番新。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