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

山鸟凡禽处处鸣,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节物催人只自惊。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写了山中的鸟儿平时无声,但在黄昏时分突然听到它们清脆的鸣叫声,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鸟凡禽处处鸣,
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
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
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
节物催人只自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中鸟儿的鸣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的山林环境和纯净的音韵之美的赞叹之情。诗中提到,山中的鸟儿虽然常常鸣叫,但只有那些清脆的鸣声才引起了诗人的独特关注,因为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出过声音。这种突然出现的鸟鸣声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感动。

诗人通过运用春风、林塘和霁日等景物描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山中的美丽景色。春风吹拂岩谷,使得鸟儿在傍晚时分鸣叫;它们飞过林木和池塘,映照在明亮的霁日之下。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学的独特感悟。诗中提到,这些美妙的鸣叫声并不会轻易被世俗的耳朵所欣赏,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音乐之美和感受诗情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价值。诗人把自己的感受与这些懂得赏析的人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代欢乐事物的回忆。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少年时代的快乐事物已经逐渐离去,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的催促和自身的惊叹。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鸟的鸣叫声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之美和诗情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欣赏和真实感受美的人的称赞,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给读者带来深思。

  • 《立春前一日雪》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 《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

    一笑憧憧雁鹜行,簿书堆里赋秋阳。心如坠絮沾泥懒,身似飞泉激石忙。雨後蹲鸱先稻熟,霜前浮蚁斗枨香。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

  • 《晨登衡岳祝融峰》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

    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

  • 《颂十玄谈·心印》

    历劫坦然无异色,东西何立谁南北。若言别有一灵光,认子不真元是贼。

  • 《过旁罗见灵山》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