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是宋代王洋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檠灯火几经秋,
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
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
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
梦中吹笛更能不。

译文:
短檠灯火已经度过几个秋天,
古老而遥远的人烟稀少,道路并不相称。
可惜的是,三万卷诗书摆满了书架,
却不及千头橘子多。

颜回只能靠着微薄的俸禄度日,
林类花开时也只能穿着破旧的皮袍。
听说老人们怀念过去的事情,
在梦中吹奏笛子更能忘却现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文化和人文关怀的思考。

诗中首句以短檠(古代的灯具)和灯火来暗示时光的流转,几经秋代表了岁月的变迁。古远人疏道不侔则表明现代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疏离感增大,并且与古人的道路不再相同。

接下来的两句以诗书和奴婢橘作对比。诗书架三万,暗示作者拥有大量的书籍,但与奴婢橘千头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比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不均衡,强调了对于物质财富的嘲讽。

下半部分的诗句描述了颜回、林类以及老人们的境况。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赋禄唯箪食,表达了对于文化传统的忠诚与坚守。林类则是指春天的花木,尽管花开了,却只能穿着破旧的衣袍,表达了对于士人境遇的关切。

最后两句描述了老人们怀念过去的情景,梦中吹笛则体现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整首诗词通过对现实与过去的对比,抒发了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的思考,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过旁罗见灵山》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 《寄李兼善》

    湖山昔日记清游。百遍相过语未休。远迩漫劳人室念,东西宽望浙江流。中年别去情尤恶,幅纸书来意转愁。岁晚渐于诗兴好,待君归后饱赓酬。

  •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平田浩荡,氵虢々泉鸣暗谷。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山童野老,意亲情熟。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 《咏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