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
客亭依斗绝,故地信偏悭。
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
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和仲巽山行》是苏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
客亭依斗绝,故地信偏悭。
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
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仲巽山行的景色和感受。天险的山势将南北地区分隔开,山脉环绕,绵延千里。旅途中有客栈依附在高山上,独立绝顶,体现了山间的幽静和宁静。作者在回到熟悉的地方时感到亲切,但也有些许的遗憾和不舍。作者的伴侣是明亮的月光,伴随着他们的行走,一同传递着信息。在云雾的包围下,他们穿过了故关,继续前行。尽管林木和泉水美丽,但在霫雪和奚风之间,也有些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仲巽山行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川的壮丽和作者的游历之情。诗中的天险和回环形容了山势的险峻和山脉的连绵,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客亭依斗绝的描写则表现了山间幽静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宁静与祥和。作者对故地的依恋和不舍之情通过诗中的表达得到了体现。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的描述则展示了作者与明亮的月光相伴,穿越云雾,继续旅程的场景。最后两句诗以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作结,表达了作者在美景之中仍有些许的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行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展现了苏颂深厚的诗词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脚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横。归扫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风晴。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新额人瞻仰,知君手自题。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此生几度换炎凉,过了重阳又一阳。无奈流年如转毂,得逢佳节且飞觞。风前落帽从吹鬓,江上登台任断肠。老去已忘荣与辱,只思归卧水云乡。
山雨洒春城,潗潗声颇急。窗下读书人,横编揭阴湿。高鸢饿独叫,远燕寒双入。南园有桃杏,尽抱群梢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