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山行未易加,不应疾走便堪夸。
清秋莫负重来约,世事从教似掀沙。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郑知县游山韵》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乐山,行走起来并不困难,不必急于走动也值得夸奖。秋天清爽,不要辜负这次难得的机会,世事变幻莫测,就像掀起的沙尘一样。
诗意:
《和郑知县游山韵》描绘了诗人与郑知县一同游览乐山的景色和感受。诗人以乐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的赞美,并通过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传达了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的乐山可以被视为自然的寓言,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感受到了乐山的宁静和美丽。诗中的"不应疾走便堪夸"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不需匆忙,静静欣赏景色已经足够令人称赞。而"清秋莫负重来约"则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刻。诗人通过描述世事变幻,将人生的无常与沙尘的飞扬作了巧妙的比喻,启示人们要对待世事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变化,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陈宓诗歌中常见的儒家风范和感慨人生的主题。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赞美,激发了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玄冥布令雨雪,白瀑倾崖玉作花。坐爱奔声空谷窅,幽深方觉是仙家。
君家冰玉传素风,瓮头色与冰玉同。薰人气和喜屡接,入琖色轻看若空。梅花破萼香澹澹,江天欲雪云蒙蒙。坐客已醉复赞叹,头不岑岑常忆公。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