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春色到龙孙,渐养侵云百尺根。
可惜斸来陪脱粟,葛陂留得看腾骞。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和郑汉详送竹笋》
朝代:宋代
作者:毛滂
渭川春色到龙孙,
渐养侵云百尺根。
可惜斸来陪脱粟,
葛陂留得看腾骞。
中文译文:
春天的美景来到了龙孙,
竹笋的根已经逐渐扎入云层。
可惜斸(古代伐木用的大斧)来了却只能陪伴着脱粟(去皮的谷粒),
留在葛陂(地名)的只有看着飞驰的骏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并以此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人以渭川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来到了龙孙。渭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这里代表了一个宜人的乡村景色。春天的到来让一切焕发生机,这里特指竹笋。
接着,诗人用"渐养侵云百尺根"一句形容竹笋的长势。竹子的根部逐渐延伸,扎入云层之中,显示了竹子的旺盛生长和生命力。
然而,诗中出现了"可惜斸来陪脱粟"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叹。斸是古代伐木用的大斧,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残酷和无情。斸来了,却只陪伴着脱粟,暗喻着诗人的努力和付出只能得到微薄的回报。
最后,诗人提到了葛陂,并表达了对远大理想和追求的留恋之情。葛陂是地名,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者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腾骞是指腾飞的骏马,代表了追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留得看腾骞,表明诗人渴望能够亲眼见到美好的事物,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和时间流逝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它表达了对于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追求梦想和追求更美好未来的渴望和思索。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
明星入东陌,灿灿光层宙。皎月映高梧,轻风发凉候。金门列葆吹,钟室传清漏。简册自中来,貂黄忝宣授。更登天禄阁,极眺终南岫。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晨兴念始辱,夕惕思致寇。倾夺非我心,凄然感田窦。
泉声一派迫人寒,疑有痴龙在此间。听了西淙三日雨,不知天上有庐山。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今日何不乐,振策登高山。深林仰无见,藤蔓阴以繁。鼪鼯绕树啼,黄鹄空飞翻。揽辔向西北,思欲赴昆仑。琼楼十二重,豹虎夹陛阍。青溟欲何之,谁向王母言。徘徊岁华晚,感激生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