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赵直中提干韵》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和赵直中提干韵》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事推移本偶然,
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
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
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
政拟新诗去鸟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现实境遇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无法完全掌控,因此追求完美和无缺是没有必要的。他自称折腰曾愧五斗米,意思是曾经因为贫穷而屈辱求生,又说自己负担不起郭元(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顷的田地,暗示自己身世贫寒。城市的繁杂碍住了夕阳的光辉,而山中的景色让人陶醉,但却需要费尽心思去寻找云烟的美景。最后,作者责怪朋友不顾笙歌(指享受纷繁世事的欢乐,也可理解为权势和名利)而误入歧途,自己则打算从政并创作新的诗歌,远离现实的喧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他认为人生的变迁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偶然的,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完美和无缺。诗中用折腰曾愧五斗米和负郭元无三顷田来表达自己的贫穷身世,展现了作者的自嘲和对命运的无奈。城市的繁忙和喧嚣让人感到压抑,而山中的自然景色则成为他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最后,作者责怪朋友迷失在权势和名利之中,而自己选择了从政并创作新的诗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远离尘嚣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纷繁世事的回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向往。辛弃疾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个人的体验与普遍的人生问题相结合,使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

  •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 《沁园春》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杨虽出,又何畀於蔡,何救於章。公今为尹为杨。这一著须平心较量。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公须起,

  • 《依许待制送行诗韵咏燕以寄》

    江燕衔泥日,深堂拂玉琴。不教关合户,乃见主人心。掠水飞殊捷,迎风去已禁。短书犹可记,聊影托微吟。

  • 《千里共明月》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雪霜千里色,关塞一时情。永夜惊乌鹊,中原有弟兄。清辉怜独对,良会苦难并。目断一天远,愁随两地生。倚楼何处笛,凄切送残声。

  • 《喜迁莺》

    春回天际,见柳眼翠窥,梅腮粉腻。日庆三阳,时逢千载,帷幄挺生元帅。亘古抚今忠义,天下安危注意。负英伟,信功高耿贾,勋侔霍卫。和气。东风里,楼阁五云,玉帐环珠翠。庙食真扬,人怀邵父,当代虎臣难比。拟把倩桃为寿,莫惜金花沉醉。受阃寄,佐君王神武,复恢舆地。

  •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滂沛。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遥光泛物色,馀韵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