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
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
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
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张太中馆于西湖》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上的亭榭一直与众人相伴,更何况在这宁静的早晨里与群公一同前来。驾车即刻前往,仿佛飞翔凤凰一般,初冬的早晨到馆里聆听雁鸣。虽然面颊上结满霜雪,但依然显得自信而壮丽。用珍贵的玉石笔写下的诗句永远不会穷尽。太平鱼和鳖如今都成为了菜肴,岂可与区区一位老翁相比。
诗意:
这首诗词以和张太中一同游览西湖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早晨中与友人共赏湖景、聆听自然声音的情景。诗中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以及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通过描述自己面颊上的霜雪和与太平鱼鳖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以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为主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思考和追求。诗中以清晨的湖光山色、驾车前往的场景为开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动,将读者引入诗人的思考和情感之中。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湖榭、清晏、驱车、翔凤、霜雪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感和艺术美感。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自身状态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岁月中的坚韧和自信,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也融入了社会和人生的对比,通过将太平鱼和鳖与自己作为一位老翁对比,抒发了对生活的豁达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整首诗词既有写景的意味,又有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的内涵,展现了韩维对自然美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门向沧江碧岫开,地多鸥鹭少尘埃。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
宰相初除司马家,正衙昨日听宣麻。京都百万人欢喜,争筑新堤十里沙。
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
马乳酸甜自旧知,眼寒久不见生枝。中原有路人难到,北客思乡泪欲垂。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客床百尺卧危楼。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