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皖城终岁静如山,
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
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
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
春风枝上鸟关关。

中文译文:
皖城终年静如山,
官员应当从早到晚闲。
一条碧绿的河流缠绕,
万座苍翠的山峰刻画出脆弱的容颜。
过去的游历和书写已经苍老,
奔波劳碌已使鬓发斑白。
我羡慕你,握住马缰绳,走在北方的桥上,
春风中树枝上鸟儿叽喳啾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题为《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诗人以皖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中的皖城静如山,表达了城市的宁静和平静,与自然山川一样静谧。府掾(官员)应当从早到晚都能闲暇自在,享受皖城的宁静。诗人以皖城的静谧景象,反衬了官员应有的闲适生活。

诗中描绘了一条碧绿的水流缠绕皖城,表现出水的优美和活力,同时也映衬出皖城的清幽和美丽。万座苍翠的山峰刻画出脆弱的容颜,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旧游和书写已经成为过去,作者的头发已经斑白,岁月的痕迹已经显露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诗人羡慕着那位握住马缰绳的君子,他自在地行走在北方的桥上,享受着春风拂面和鸟儿的歌唱。这里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皖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市、自然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意深远,文字简练,给人以静谧和美好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价值观。

  • 《同曾景建金陵登览》

    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

  • 《姑苏台(一作吴中怀古)》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笙歌入海云,声自姑苏来。西施舞初罢,侍儿整金钗。众女不敢妒,自比泉下泥。越鼓声腾腾,吴天隔尘埃。难将甬东地,更学会稽栖。霸迹一朝尽,草中棠梨开。

  • 《句》

    初日光回天尚螟,暮潮声落地先秋。

  • 《致斋太一宫》

    汉帝祈年馆,威神法太微。赤章修祕祝,盘石拂仙衣。雉雊灵光发,鸾歌彩雾霏。霓旌飘夕吹,瑶草泛春晕。琼悄晨杯满,芝苗书茹肥。象样本犹一献,凫舄自双飞。天迥飚轮度,宵残素瑟希。回看葱郁处,佳气接彤闱。

  • 《矮斋杂咏二十首·送行》

    秋波春水照残霞,恨雨愁云亸髻鸦。飞上领襟随得去,妾身安得似杨花。

  • 《舟中二首》

    岁月侵人去若奔,雪消归水不留痕。诗情本自无多子,深谢江山稍见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