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
堂中衲子还知否,月白风清底处寻。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和择之赋泉声》是宋代张栻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问今宵涧底声,
何如三叹有余音。
堂中衲子还知否,
月白风清底处寻。
诗意:
诗人问道:今夜涧底传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声音呢?仿佛有三次叹息的余音还在回荡。庙堂中的僧人是否也能听到呢?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我要去涧底寻找那声音的源头。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涧底的声音为主题,展示了诗人的寻觅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诗人引发了人们对于内心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首句以"试问今宵涧底声"开篇,诗人询问涧底传来的声音如何,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音的好奇和对生命的思考。接下来的"何如三叹有余音"表达了涧底声音的余韵,给人以深远的感受,也传递出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抒发。
第三句"堂中衲子还知否"将视线转向庙堂中的僧人,诗人希望知道他们是否也能察觉到这美妙的声音。这句话有着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最后一句"月白风清底处寻"以寻找涧底声音的行动作结,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对美的追求。同时,"月白风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清新,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索,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爱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头,无言敛皱眉山翠。
槛前溪夺秋空色,百丈潭心数砂砾。松筠条条长碧苔,苔色碧于溪水碧。波回梳开孔雀尾,根细贴著盘陀石。拨浪轻拈出少时,一髻浓烟三四尺。山光日华乱相射,静缕蓝鬐匀襞积。试把临流抖擞看,琉璃珠子泪双滴。如看玉女洗头处,解破云鬟收未得。即是仙宫欲制六铢衣,染丝未倩鲛人
江左风流久擅名,成章掷地作金声。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撤幕愁归燕,颓垣警睡龙。鱼声飞玉署,花梦破橘窗。紫诏传三省,黄巾出两江。何时舞干羽?尽使有苗降。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