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昔尝修守臣职,
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
得与金銮赐一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欧阳修回忆起自己曾经担任守臣职务的经历。诗中提到了"两旗开",指的是旗帜在初春时节自然展开,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然而,作者在白发苍苍之时却辞去了官职,这是出乎意料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官场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赐予的一杯酒。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欧阳修在官场中的经历和离开后的得到。诗中的"两旗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的景象,与作者的官职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新的希望和机遇。然而,作者在白发之时却选择了辞去官职,这种转变给人以意外和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官场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赐予的一杯酒,这可以理解为对作者的肯定和鼓励。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功名心寸折,岁月鬓双蓬。病畏酒杯绿,愁怜花蕊红。杖藜成暇日,行乐步春风。唯有张公子,翛然此意同。
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送我红蕖万柄香,疑在蓬壶里。天地莹无尘,巾袂凉如水。白浪无声月自高,不是人间世。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小劫不逾瞬,大千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朱阑遮护石为台,只说扬州地可栽。若与八仙同日语,因何九蕊有香来。此花堪咏奚须辩,自旧曾移不肯开。得得无双亭上望,临祠酹酒叶为杯。
已乞残骸老故丘,误恩重作道山游。龙津雨过桥如拭,凤阙烟消瓦欲流。直舍小眠钟报午,归途微冷叶飞秋。心知伏枥无千里,纵有王良也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