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虞守感秋二首》

家音何用寄,邮置有沉浮。
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和虞守感秋二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和对秋天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家音何用寄,邮置有沉浮。
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秋天的感慨。诗词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家音何用寄,邮置有沉浮。”这句话意味着诗人不禁思考起远离家乡的寄托之处,而邮件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有着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性质。这种思考和疑问表达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矛盾情感,他渴望通过某种方式传递自己的家乡之音,但又对传递效果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离乡的心境。诗人用“旦夕”形容离家,意味着他的离去如同日出日落般频繁。而“天边”一词则使人联想到遥远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离乡之远。然而,“书来一雁秋”的描写却给了诗人一丝安慰和希望。这里的“书”象征着家乡的信息和问候,而“一雁秋”则是指季节的变迁。通过一只飞越千里的雁鸟,诗人收到了来自家乡的消息,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种寄托和联结使诗人在离乡漂泊的时刻找到了一丝温暖和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乡的矛盾情感。他思考着如何传递家乡之音,却对传递效果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然而,通过一只飞越千里的雁鸟,诗人收到了来自家乡的消息,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给了他离乡漂泊时的一丝温暖和安慰。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唤起了读者对家乡和季节的共鸣。

  • 《送程给事知越州》

    稽山鉴水正宜秋,笑邻铜符下鷁舟。青琐夕郎传故事,鸿都仙客足风流。锦衣著去经乡国,茧纸翻成赋郡楼。祗恐汉廷须雅望。寇公难得隔年留。

  • 《大将军南征歌》

    大将军,将天讨,出南征。文如阿阁凤,武如牧野鹰。兵行司马法,漕转屯田丁。鹿山放麑万众泣,虎穴取■千人惊。东屯西屯露书布,南奚北奚壶浆迎。蛮奴授首,鳖子献城,三危送款,孤竹输平。蓝之山,截海断;峡之水,吞湘汉。大将军,持庙算,直向刑塘筑京观。嗟嗟小蛮触,尚尔

  • 《杜倅再示前韵继这二首》

    惭愧诗筒数往回,自嫌局促困驽材。尘踪已挂旧官壁,妙语犹随新雨来。好客共谋良夜醉,养花长得四时开。知君客里犹行乐,端为襟怀不染埃。

  • 《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 《诗一首》

    希奇宝象兽中王,猛毅雄心世不当。四足端然如玉柱,双牙利剑若金鋩。立观峭峻成功岳,动必摇形见者慌。但心声名告丑类,从今何敢作灾殃。

  • 《题关云长庙》

    西方有幻师,以利行幻术。利他乃甘言,自利则其实。曾微证形象,雇喜论恍惚。可怜亿兆人,明智百无一。泯然俱受绐,宁以鬼自怵。疑怖既迫心,祈祷便屈膝。千载浮屠氏,个个提一律。云长忠烈士,蜀汉凛三杰。许身初择义,遇主益秉节。一受先主知,不为曹公屈。最后围樊城,许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