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乘月上层台,正值江湖夜色开。
云屋万重灯火合,雪山千仞海潮来,静游虽有诗情得,独笑应无俗语陪。
纵使羁怀多感慨,若逢清致少徘徊。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词:《和夜登有美堂》
朝代:宋代
作者:蔡襄
中文译文:
忽闻乘月上层台,
正值江湖夜色开。
云屋万重灯火合,
雪山千仞海潮来,
静游虽有诗情得,
独笑应无俗语陪。
纵使羁怀多感慨,
若逢清致少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蔡襄的作品,题为《和夜登有美堂》。诗人描绘了一个夜晚登上高楼的场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的开头,诗人突然听到有人乘着月光来到高层的平台上,正值江湖的夜色展开。这里的江湖可以指代广阔的天空或者是诗人所在的环境。夜晚的景色在这一刻展现出来。
接着,诗人描述了楼上云屋中的灯火,仿佛有无数的云层叠加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天空。与此同时,他又看到了如雪山般高耸入云的高楼和千丈浩渺的海潮。这些景象给人以壮观的感受,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静静地游走,感受着诗情的涌动。他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不受世俗语言的束缚。他独自一人欣赏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喜悦,不需要他人的陪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说即使心中有很多的感慨和牵挂,但是如果能遇到清净的境界,就不会徘徊犹豫。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和清静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登高欣赏美景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蔡襄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笑菊欺梅。嫌蜂却蝶,压尽寒_。月下精神,醉时风韵,红透香腮。天工造化难猜。甚怪我、愁眉未开。故遣名花,凌霜带露,先送春来。
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犊车。绿奔穿内水,红落过墙花。马足倦游客,鸟声欢酒家。王孙归去晚,宫树欲栖鸦。
有客钱塘江上住。十日斋居,九日愁风雨。断送一春弹指去。荷花又绕南山渡。湖上幽寻君已许。消息不来,望得行云暮。芳草梦魂应记取。不成忘却池塘句。
晓枕闻屐声,方知夜来雨。遥怜江南梅,玉立胜越女。林深笑成暗,谿浅照亦俯。想象不胜情,吾宁久羁旅。
春风南浦暗销魂,话别来敲夜半门。赠我梅花清几许,此生难报丈人恩。
一雨洗炎蒸,危阑偶独凭。凉颸生萃蔡,爽气入鬅鬙。庭下宵游磷,盘中昼扫蝇。绝胜尘土裹,马上嚼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