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鱸鱼轻客臣,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河阳秋思六首》是宋代文学家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阳秋思六首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鱸鱼轻客臣,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译文:
自古以来,秋天的景物令人忧伤,多伤感闷闷的心灵。
鱼儿轻视身为客卿的臣子,纨扇感激君主的恩典。
颍濑的寒冷照亮着旷野,嵩山的云雾侧漏在村庄。
在这个明白适度的地方,归去掩上柴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到忧伤,仿佛透露着深深的寂寞和凄凉。诗中提到的鱼儿轻视身为客卿的臣子,显示了人们对权势和地位的不同态度。而纨扇则象征着君主的恩典,作者对君主的感激之情。颍濑的寒冷和嵩山的云雾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一种冷静和宁静的感觉。最后,作者表示在这个明白适度的地方,他将回归平凡的生活,过上宁静的日子。
赏析:
《河阳秋思六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诗人将秋天所带来的忧伤和寂寞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鱼儿、臣子和纨扇等形象的运用,诗人展示了人们对权势和地位的态度差异,以及对君主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归平凡生活的启示。最后两句“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表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过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和人情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寂静、思索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昨日春冰破水边,今朝腊雪坠风前。岁华过目疾飞鸟,壮志如何不着鞭。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太玄正教,离繁华、修整真清真静。清静之中开道眼,舒展银霞流井。溢落精空,冲盈法界,满满收金鼎。烹煎日月,混纯天地齐永。寂寥独立无双,孤然不改,万法心俱省。变化飞升朝上帝,返入清阳真境。不夜长春,神仙聚会,授命灵童请。玉婴吟送,一杯长寿酩酊。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