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典策成挥笔,二府勋庸在运筹。
历践枯荣皆德举,重陪閒燕是恩留。
康宁必有神明劳,萧酒真无世俗忧。
早晚安车赐高退,碧嵩清颍从公游。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晏相公答邵校勘》是宋代韩维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和晏相公(指晏殊)的回答邵校勘(指邵雍)为题材,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两朝典策成挥笔,
二府勋庸在运筹。
历践枯荣皆德举,
重陪閒燕是恩留。
康宁必有神明劳,
萧酒真无世俗忧。
早晚安车赐高退,
碧嵩清颍从公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韩维回答邵雍的意思为主线,通过对官场事务和功名利禄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名事业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先,诗词提到"两朝典策成挥笔,二府勋庸在运筹",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成就和晏殊在政务中的才能。这表明作者对功名事业的一定成就,并以此回应邵雍。
接下来,诗中提到"历践枯荣皆德举,重陪閒燕是恩留",表达了历代典章制度的兴衰荣辱都是由德行举荐所决定的,而与晏殊共享闲适自由的时光是因为晏殊对自己的恩遇。
然后,诗中提到"康宁必有神明劳,萧酒真无世俗忧",表达了对安康平顺的期望,但也明确指出在世俗中,无论是康宁还是享受酒宴,都不能摆脱世俗的忧虑。
最后,诗中提到"早晚安车赐高退,碧嵩清颍从公游",表达了对退隐山水的向往。这里的"高退"指的是高山深处的隐居生活,"碧嵩清颍"则是指山水之美。通过这句诗,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并对邵雍表示希望能与他一起在山水间游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回答邵雍为主题,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意深远,通过对官场和自然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虚妄和功名利禄的看透,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和向往。
挺挺长松施女萝,平生能得几相过。繐帷远辱双絇临,泪眼犹瞻两鬓皤。曾未经年成契阔,至今一恸竟蹉跎。吉人已矣难重见,山口悽悽薤露歌。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
惆怅烟郊晚,依然此送君。长河隔旅梦,浮客伴孤云。淇上春山直,黎阳大道分。西陵倘一吊,应有士衡文。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尝闻称主心。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系马操舟问◇师,却疑淮口挂帆时。人间迁改何须问,便作江湖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