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彦时兄赠王广济》
和彦时兄赠王广济,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中文译文:
和彦时兄赠给王广济,
古时那些遵循职责的官吏已经过去了,如今的人民真是聪明贤良。
牛羊归圈在夕阳下,桑柘殿宇里依然残留春光。
我们共同学习名流已有许久,相逢时面对面感觉又是新奇。
在创伤和困苦中得以修养,依然愿意见到这位仁兄。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写给彦时兄弟的赠诗。诗人首先表达了对过去古代遵循职责的官吏的称赞,他们的行为循规蹈矩,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接着,诗人称赞了现代的人民,赞颂他们的智慧和善良。诗人借用了牛羊归圈的景象和桑柘殿宇里残余的春光,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延续与人民的智慧和美好联系在一起。诗人和彦时兄弟共同学习名流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每次相逢都让人感到新鲜和令人愉快。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在创伤和困苦中得以修养,但依然愿意与这位仁兄相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民智慧和美好品质的赞叹。通过牛羊归圈的景象和桑柘殿宇里残留的春光,诗人将时光的流转与人民的智慧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与彦时兄弟的相逢既有久违重逢的喜悦,又有每次相见都带来新鲜感的情感体验。最后,诗人表达出自己在困境中得以修养的心态,并表示对这位仁兄的喜爱和渴望见到他的愿望。整首诗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又抒发了对现在的称赞,展示了诗人对人民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1]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余。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强敌寒盟,兵忽逾塞。公持汉节,迓客于界。控弦欻来。率土震骇。外臣桀傲,自矜强大。公誓不慴,有死无拜。杀身成仁,播美千载。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我欲划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如山积麴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江海蛉迎盖世翁,十年长我气如虹。独怜夙夜回天愿,移诵尪羸续命功。不朽扬云垂绝业,扶倾宗泽郁孤忠。列仙儒视人伦表,绰约飘髯酒颊红。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