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作品评述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继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莲有社一经过,
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
闻钟归去意云何。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空门(佛教寺庙)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以及听到钟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佛教修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赏析:
诗的第一句"白莲有社一经过",描写了诗人经过一座白莲社的情景。白莲是佛教中的象征,社则代表了庙宇或宗教团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暗示了他与佛教的联系,进而体现了他对佛教的兴趣和追求。

接着,诗的第二句"会意由来不在多",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佛教的真谛并不在于学习大量的知识,而是在于领悟其中的内涵和精神。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思考和体悟。

第三句"满目庐山青未了",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的景象。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被用来象征世俗的繁忙和喧嚣。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世间喧嚣和纷扰的厌倦之情。

最后一句"闻钟归去意云何",诗人听到钟声,意味着佛教寺庙的修行者即将归去。诗人思考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诗意深沉。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修行者境界的赞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寺庙的景象,以及对庐山和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向往。诗词深邃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人世间的繁忙与佛教修行的宁静进行了对比,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 《寄于清叔(二首)》

    暖沁香篝宿火温,绛纱红烛照黄昏。自怜不废千金夜,帐底吹笙倒玉尊。

  • 《行宫》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 《补沈恭子诗》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秋。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异才偶绝境,佳藻

  • 《涤斋》

    想象盘铭号涤斋,涤斋端得苦安排。清清流出源头水,浴德澄清未有涯。

  • 《导引》

    凤箫声断,缥缈溯丹邱。犹是忆河洲。荧煌宝册来天上,何处访仙游。葱葱郁郁瑞光浮。嘉酌侑芳羞。雕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

  • 《颂古》

    灵云一笑见桃花,三十饭年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名字落天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