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原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和宣风寺壁间韵》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人在梦中到达何处,来到了南山的桃李园。尚未能够忘记蜡屐鞋子,又何必去谒见金门。曾经赞颂过汉朝的三位杰出人物,也了解了周朝与陆浑的战争。虎皮包裹着剑戟,农人们忙碌于各个村庄。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梦境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客人在梦中游览南山桃李园的情景。诗人在梦中回忆起过去的历史,提及了赞颂汉朝英雄和周朝与陆浑的战争。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农人们辛勤耕作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胡寅的诗人才华和对历史的热爱。通过运用梦境的形式,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让人们能够在诗意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虚幻。南山桃李园象征着美好的景象和遥远的过去,蜡屐和金门则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和符号,传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汉朝三杰指的是刘邦、项羽和韩信,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周朝与陆浑的战争则是指周灭董卓时,陆浑为董卓效力,后被周瑜所杀。这些历史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熟悉和赞美。
此外,诗人还提到了农人们忙碌于村庄的农务,这描绘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和生活状态。通过这种对农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平凡人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梦境的形式,将历史、景象和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胡寅对历史和人生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劳动者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盈庭顿无事,归思酌金罍。
隽手芥拾紫,忠肝蒲伏青。婴龙云气直,缚虎雪毛腥。炊枕梦何短,书棺名更馨。眇然人物几,墓草涕交零。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