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吾君圣与仁,泽流寰海众熙春。
两淮饥馑方移粟,六辔驰驱不惮勤。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要了解我君主的圣德与仁爱,他的恩泽遍布世界,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万物。在两淮地区的饥馑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以六马驰驱,一直辛勤地奔波劳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之道对他的君主徐季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渴望了解君主的圣德与仁爱,认为君主的恩泽遍及世界,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春天般的生活。在描述两淮地区的饥馑问题解决后,他以六马驰驱的形象,赞扬了君主一直勤奋不懈地为国家和民众付出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王之道对君主的赞美之情。他通过描绘君主的圣德与仁爱、恩泽普及以及辛勤努力的形象,表达了对君主的崇高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用词朴实,通过对君主的赞颂,也间接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褒扬君主为主题,展示了王之道对徐季功的钦佩和推崇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君主的努力奔波形象,将君主的仁爱和付出与春天的温暖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君主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推崇之情。
晚客他州只为饥,无人可与话心期。前生一念有今日,投老相逢复几时。头白可知天下事,秋深定有客中诗。何当细语梅花下,眼底故人今在谁。
盛阳淑气满岩前,误认仙桃开洞天。根老种传王母颗,花娇色映武陵田。辉增晴旭香盈袖,影落溪流锦障川。几度游山偏著眼,世传春信岂无缘。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雨声历历来庭户,喜色津津到泽虞。击壤径思同野老,名亭讵敢学坡苏。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衣既已授,法若为传。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万绿无人嘒一蝉,三层阁子俯秋烟。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出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