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风九雨一春除,散绿留红证夏初。
心事自应随念远,年华未省向人疏。
欲开胸次犹须酒,泛若因缘却为书。
饱满盘天久无望,良规真恐在污渠。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秀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王洋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风九雨一春除,
散绿留红证夏初。
心事自应随念远,
年华未省向人疏。
欲开胸次犹须酒,
泛若因缘却为书。
饱满盘天久无望,
良规真恐在污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转折点,从春季过渡到夏季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虑。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从外在的季节转变中,联想到内心的挣扎和困惑,表达了对岁月的消逝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际关系的深思。下面对诗词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自然景物的描写:
诗中以十风九雨一春除,散绿留红证夏初的描写,展示了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这一描写形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
2. 内心情感的抒发:
诗人通过心事自应随念远,年华未省向人疏的表达,抒发了内心的烦忧和对人际关系的疏离感。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对自己的疏离和岁月的浪费感到忧虑和迷茫。
3. 对抗思考的方式:
诗中欲开胸次犹须酒,泛若因缘却为书的表达,揭示了诗人对于面对内心纷乱的方式的思考。诗人认为适度的酒可以开放内心,而写作则是一种思考和抒发的方式。
4. 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诗中的饱满盘天久无望,良规真恐在污渠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担忧。诗人认为良好的规范和价值可能会被腐败的环境所侵蚀,对此感到忧虑和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忧虑。同时,诗人对于应对内心纷乱和面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也反映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的关注。
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两年再踏铅山路,今日初尝石井泉。碧玉岩边论汤饼,全胜五鼎击肥鲜。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