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蜀天涯路。
忆前年、担簦西上,旌麾南去。
谁谓潇湘还解后,重对灯前笑语。
挺乔木、森森犹故。
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著元戎府。
聊访问,旧游处。
酒边不用伤南浦。
为鄇亭、百年门户,正烦宗主。
见说君王方干食,借箸哺应为吐。
这官职、二郎须做。
若见时贤询小阮,愿早携、袯_耕春雨。
嗟矍铄,恐迟暮。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贺新郎(送静斋堂召,和朔斋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岭蜀天涯路。
在岭蜀的天涯路上。
忆前年、担簦西上,
回忆起前年,背负着行李向西行,
旌麾南去。
旗帜指引着南方的方向。
谁谓潇湘还解后,
有人说洞庭湖已经恢复,
重对灯前笑语。
我再次面对灯前,和你开怀畅谈。
挺乔木、森森犹故。
高大的乔木依然矗立在那里。
梅外柳边官事了,
梅树旁边的柳树不再有官方的事务,
记牢之、曾著元戎府。
记住那段往事,曾在元戎府工作。
聊访问,旧游处。
只是随便拜访一下,回忆曾经的游玩之地。
酒边不用伤南浦。
不必为南浦的事而伤感。
为鄇亭、百年门户,
为鄇亭、这百年的家门,
正烦宗主。
主人正忙着。
见说君王方干食,
听说君王正在吃干食,
借箸哺应为吐。
借箸来给你喂食,你也应该吐出来。
这官职、二郎须做。
这官职,二郎你应该接手。
若见时贤询小阮,
如果遇到时贤询问小阮,
愿早携、袯_耕春雨。
希望早日携手,共同耕耘春雨。
嗟矍铄,恐迟暮。
叹息年华逝去,担心时光已晚。
这首诗词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为主题。诗人回首往事,描述了自己曾经的旅行经历和在岭蜀的生活。他回忆起和朋友在灯前畅谈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地方名胜和官职的变迁,折射出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交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贤的期盼和对光阴流逝的忧虑。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社会和政治的隐喻,对官职和时代的变迁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个人情感,又折射出了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向烟霞堆里,著吟屋、最高层。望海日翻红,林霏散白,猿鸟幽深。双岑。倚天翠湿,看浮云、收尽雨还晴。晓色千松逗冷,照人眼底长青。闲情。玉尘风生。摹茧字,校鹅经。爱静翻缃帙,芸台棐几,荷制兰樱。分明。晋人旧隐,掩岩扉、月午籁沈沈。三十六梯树杪,溯空遥想登临。
亲媚张汤似谒居,阿谀天子过相如。汉儒个个公孙子,不坠遗经一仲舒。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朝来莫怪波漾静,收向计翁笔势中。
堕絮随风花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坟垄无由谒,京华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