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
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
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
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和吴仲庶待制见寄》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日风沙结襟袖,
数日来遭受艰辛的风沙,我的衣袖都被结结实实地封住了。

忽传嘉惠眼重开。
突然传来美好的消息,使我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

交情不改乘车约,
我们之间的友情并没有改变,我们还是要一起乘车出行。

和气先随掞藻来。
友善的气氛首先随着赞美的言辞而来。

元帅本由诗礼选,
大将的身份本来就是通过他的诗文和礼仪来选拔的。

行人愧匪语言才。
作为行人,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辞章才华并不出众。

相逢且喜论平素,
我们相遇时,先欢喜地谈论平日的事情。

若校文章未易陪。
如果要评断文章的好坏,我并不能轻易地陪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颂与吴仲庶待制相见的情景。诗人的衣袖被风沙覆盖,象征着他经历了一段困苦的时期。然而,突然传来了好消息,使他重新振作起来,眼睛重新闪亮。尽管经历了艰辛,但他们之间的交情没有改变,依然约定一起乘车出行。友善的气氛随着赞美的言辞而来,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和睦和友好。诗中提到大将的身份是通过诗文和礼仪选拔的,这展示了当时士人的标准和价值观。作为一个行人,苏颂感到自己的才华并不出众,对此感到惭愧。然而,当他们相遇时,他们先欢喜地谈论平日的事情,而不是苏颂的文章才华。整首诗词表达了友情、和气和平淡的情感,强调了在人际关系中,真诚和常态的重要性。

  • 《定风波(次杨茶使七夕韵)》

    何必穿针上彩楼。剖瓜插竹诉穷愁。闻道天孙相会处,银汉无津,不待泛兰舟。动是隔年寻素约,何似,每逢清梦且嬉游。但得举杯开笑口,对月临风,总胜鹊桥秋。

  • 《定风波》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 《送黄叔寓赴平江教授》

    人生水中萍,泛泛随波澜。偶然成聚散,谁使为悲欢。伊余从君游,两见岁履端。相得恨不早,相见常苦难。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君诚湖海士,豪气老不刓。剧谈愤世俗,怒发时冲冠。向来对宣室,见晚帝兴叹。落落不苟合,栖迟犹冷官。高才徒白首,未许陪鸳鸾。苏台今辅郡,举头

  • 《塞上曲》

    边风卷地时,日暮帐初移。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

  • 《聚星堂前紫薇花》

    亭亭紫薇花,向我如有意。高烟晚溟蒙,清露晨点缀。岂无阳春月,所得时节异。静女不争宠,幽姿如自喜。将期谁顾眄,独伴我憔悴。而我不强饮,繁英行亦坠。相看两寂寞,孤咏聊自慰。

  • 《道旁雨中松》

    莫信秦人五大夫,一生清苦不敷腴。也将青王琱钗子,一一钗头缀雨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