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小队暂徘徊,谁信儒门出将才。
千骑控弦吴月满,一声鸣角楚天开。
赋诗已是夸横槊,看剑何妨更引杯。
收取中原报明主,凌烟事业正相催。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吴守赋秋阅之什》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将士的赞颂和期望。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儒将的赞美和敬意。作者认为秋天是一个战斗的季节,他坚信儒将们出任重要职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诗中描述了吴守赋率领千骑,控制弓弦,月色洒满了吴地,吹响的号角使楚天敞开。作者用夸横槊的方式去赋诗,但并不忘记欢聚一堂,共饮美酒。最后,作者希望这些将士们能够为明主效力,追求事业的成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吴守赋率领的小队的壮丽场景和英勇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将士的赞美和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天的宁静与将士们的英武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诗中的“控弦”和“鸣角”等描写,使读者产生了士兵们奋勇向前的场景。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报效明主,追求事业的成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将士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将士的赞美和对事业的期许。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将士们的英勇和壮丽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和希望。
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赵州放睛著,碓觜忽生花。虽然无一事,验尽当行家。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复雅。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禅悦之食兮饱其腹,法空之认兮跏其趺。青原自喜有麟角,黄檗谁嫌捋虎须。
十七年来间阔情,三千里外惜群鸣。开缄不觉悬双泪,欲见还知隔一生。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旧时多少云霄客,屈指何人记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