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芦深可藏人,
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
日莫孤帆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寒芦港的景色。诗人苏辙以流畅的笔触,将芦苇丛深厚而茂密的景象表达出来。他提到了芦苇丛下停泊着一艘小船,暗示着这个地方是一个可以藏身的避风港。苏辙用"洞庭风"来形容这里的风景,洞庭是中国湖泊中最大的之一,其风景壮丽。最后两句寓意着在这里停泊的船不会在日落时孤零零地漂泊,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安全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芦港的景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苏辙以芦苇丛深厚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安全、隐蔽的意境,暗示了船只停泊在这里不会受到风浪的侵袭。作者运用"洞庭风"来比喻这里的风景,使诗词更富有韵味。最后两句表达了在这个寒芦港停泊的船只能够安全地过夜,不会被孤独地遗弃。

整首诗词从自然景色出发,通过对芦苇丛和小船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诗人通过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对安全、温暖之地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安宁、避风港的向往和渴望。

  • 《夔州歌简晁子西》

    白帝夔州万古城,全蜀东门下祖控。瞿唐滟澦势崭绝,赤甲白盐光澒洞。峡雨关云朝莫征,烟叶水花洲渚共。少陵冥寞减光辉,山川草木今谁讽。明知风物待组织,可笑可笑浪潮弄。逸亭野老泛舟来,迥立苍茫游览纵。旋提燕拂呵物象,试吐清音激鸾凤。江头一见晁广文,客裹倡酬无乃奉。

  • 《泛溪船至巴东》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 《西江月》

    捣玉扬珠万户,e124眉高髻千峰。佳辰清寿黑头公,老稚扶携欢动。借问优游黄倚,何如强健夔龙。斝舡一棹百分空,浇泼胸中云梦。

  • 《净远亭午望二首》

    竹迳殊疏欠补栽,兰芽欲吐未全开。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

  • 《上清词》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波侣,秋来别故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