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柳穿花故故迟,黄金新刷羽毛奇。
惊回午梦花梢日,啼破春愁柳絮时。
老去上林空好语,向来幽谷有谁知。
纷纷云雨成翻覆,求友唯君慰我思。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闻莺》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度柳穿花故故迟,
黄金新刷羽毛奇。
惊回午梦花梢日,
啼破春愁柳絮时。
老去上林空好语,
向来幽谷有谁知。
纷纷云雨成翻覆,
求友唯君慰我思。
诗意和赏析:
《和闻莺》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渴望。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柳絮度过花丛的速度缓慢,仿佛在故意拖延时间,使得春天的美景得以延续。接着,诗人使用了黄金刷羽毛的比喻,形容莺鸟的羽毛晶莹剔透,焕发出新的光彩,煞是奇特。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诗人由春日午梦中的惊醒,到听到莺鸟啼声时的情景。这一刻,莺声穿透了春天的忧愁,如同啼破了春季的忧伤,柳絮也随之飘散。这种转变和解放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和舒缓。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身处上林(意为高山深处,指高高在上的地方)却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和他对幽谷的向往。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透露出对友谊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期待和寄托。他渴望寻求朋友,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安慰和思念。纷纷云雨成翻覆,可以理解为世事多变,充满了无常和不确定性,而唯有朋友的陪伴才能在这其中找到安慰和慰藉。
《和闻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了对友谊的向往和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天的美丽和变幻,让读者在赏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波动。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
满院融融花气。红绣一帘垂地。往事忆年时,只春知。风又暖。花渐满。人似行云不见。无计奈离情。恶销凝。
一载为官忧,文书每压头。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
长蛇嘘雾毒暗天,老鹤俯视心为怜。引雏振翮下啄蛇,反为蛇噬身不全。嗟嗟鹤死群鹤怨,中有一鹤负机变。徘徊蛇旁衔骨归,瘗之中野酬孤愿。此中地气大吉非偶然,蛇灭雾息还青天,老鹤心魂耿耿悬。
闲院宇。独自行来行去。花片无声帘外雨。峭寒生碧树。做弄清明时序。料理春酲情绪。忆得归时停棹处。画桥看落絮。
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群鱼泣妻妾,鸡骛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嘅。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可怜登陆鱼,皦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