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魏南伯县丞寒食西湖韵》

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淡妆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魏南伯县丞寒食西湖韵》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西湖的景致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名利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在尘世中久受人情的困扰,作者急切地投身于湖山之中。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作者驾着巾车离开城西的关口,眼前所见充满了幽雅的景致。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恣意享受着湖水的滋润,激发起内心涌动的思绪。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松树的鸣声如丝竹之音,山间的美食胜过珍馐美味。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作者热爱这广阔的天地,不再追逐名利的虚荣。

淡妆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晴天和雨天都同等美好。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车马匆忙驶过,珍贵的饰物不经意地被遗弃。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稍微远离人群,与白鹭一起行走,与海鸥相伴。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回到家中,灯火辉煌近在眼前,突然觉得之前舍弃的珍宝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经历了三次觉醒,意识到内在的价值,重新打开藏在巾笥中的珍宝。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自然的音响,表达了追求自由、远离纷扰的心愿。诗中的意象生动,用词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寄托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名利的冷漠和对内心追求的重视。

  • 《初夏游八关寺》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 《次韵梅山弟》

    挂画烧香书满前,丰标清出剡溪源。平坡肘腋眠牛垄,小屋规模放鹤园。外事任如黄叶寂,閒心暗与白云论。应须参到希夷处,自是三峰直下孙。

  • 《题画轴卷后》

    林阜玉参差,寒乌千万斯。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

  • 《小山即事二首》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

  • 《梅》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缀棠棣枝。冒寒糁糁已蕴玉,自开及谢酒屡持。羁栖临安三换岁,向来一醉知无期。君家此花富冰艳,举觞折赠如云披。欣然拱眎不暇揖,坐想故隐增依依。只今匏系未归去,俗鞅吏纲相驱驰。就公看花仍摘实,信美我语如观颐。只应两庵有归梦,梦到花下奚复疑。

  • 《初夏》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