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汪正夫梅》

妖花烂漫敌清才,邺骑还惊宝玦来。
郑国枉教兰作佩,定应不识楚江梅。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和汪正夫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獬。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妖艳的花朵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才能的敬佩和对未知美的向往。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妖艳的花朵盛开,敌不过清廉的才情,
邺骑惊讶地返回,带回珍贵的玉佩。
可惜郑国把兰花当佩饰,却不会辨识楚江的梅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妖艳的花朵为主题,通过对花朵和才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才能的赞美和欣赏。诗中的“妖花烂漫”描述了花朵的绚丽和美丽,与之相对的是“敌清才”,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才能的敬佩和认同。

诗中提到的“邺骑”是指来自北方的骑兵,他们被花朵的美丽所震惊,惊讶地返回并带回了珍贵的玉佩。这表明花朵的美丽不仅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也让人们愿意回到它的身边,以此为证明。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作者提到自己的祖国“郑国”将兰花当作佩饰,却无法辨识楚江的梅花。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的祖国对于美的认知有所局限,无法欣赏到其他地方的美景。这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未知美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对清廉才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未知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对于美的认知的限制。

  • 《王子直挽词二首》

    王氏仍淮水,贤人减颍川。风流今尽矣,天理旧茫然。亲涕沾封箧,交情动绝弦。公卿谁不到,偏夭贾生年。

  • 《行路难》

    君不见车氏坰,字同啮异良堪嗟。又不见澄子衣,纺缁宁顾禅缁非。势利自昔等如斯,何但今人心术移。乃知把握亦徒尔,对面芙蓉荆棘里。寂寞休看出岫云,荣华但付东流水。

  • 《谢潘端叔惠红梅》

    诗老为花空自忙,想应未识此奇芳。青枝绿叶何须辨,桃杏安能如许香。

  • 《好事近(黄琼)》

    花里爱姚黄,琼苑旧曾相识。不道风流种在,又一枝倾国。拟图遮断倚阑人,休教妄攀摘。其奈老来情减,负十分春色。

  • 《边上》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山河惨澹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只此旅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 《摸鱼儿》

    惜春归、送春惟有,乱红扑蔌如雨。乱红也怨春狼藉,_得泪痕无数,肠断处。更唤起、琼鹊催发长亭路。征鞍难驻。但脉脉含颦,嗔人底事,刚爱逐春去。阑干凭,芳草斜阳凝伫。愁连满眼烟树。_松不理金钗溜,鸾镜一奁香雾。花谁主。怅□□、玉容寂寞春知否。单衣懒御。任门外东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