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
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
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
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
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
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
空令琵琶曲,千载传余哀。
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
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王昭君》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汉宫为背景,表达了王昭君与汉宫众多美女的对比,以及她因为丹青之误而被迫离开故乡、远嫁匈奴的悲凉遭遇。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
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
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
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
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
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
空令琵琶曲,千载传余哀。
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
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汉宫的美丽景象,华丽的宫殿和珍奇的台阶连绵不断。其中的娥眉三千人指的是汉宫中的美女们,她们都出自良家。然而,王昭君却是唯一被选中离开故乡的,她因为自己美丽而感到羞愧,不愿意媒妁之事。她的离开源于丹青之误,也就是被画家描绘成图画后被迫远嫁匈奴的遭遇。她远离故土,与丈夫相隔万里,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徘徊。车马行进缓慢,观者们为她的悲惨命运感到悲伤和痛惜。即便如此,她的悲愁却被传唱成了琵琶曲,流传千载,使人们对她的悲哀和遭遇感同身受。
诗词通过描绘王昭君的遭遇,表达了人世间美与恶的混杂,以及天意难以改变的主题。汉宫中的美女们都是美的象征,但她们的命运却并非都是幸福的。王昭君的离开源于丹青之误,显示了命运的无常和转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诗词末尾提到兰茝,兰茝指的是一种草药,与珍贵的兰花相对。诗人借用兰茝来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愿意过简朴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昭君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通过对美与恶、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的深刻洞察。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君王翌日宴长春,霖雨迷漫泞土尘。特令满宫来魇止,一时悬挂扫晴人。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