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王定国二首二》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王定国二首二》是宋代晁补之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还朝便与山水疏,
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
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
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
未觉宣王似吾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晁补之在离开宫廷回归山水之间的心境。诗人与山水相亲,只有这个月份才是他的真正居所。无论他与人隔开十天,他仍然比狗传递千里书信更胜一筹。在宁静虚无的环境中,他能够洗涤烦躁的心情。藤床对着明亮的月光,如同对着细雨一般。他的诗篇像鸿雁一样飞入周王的诗集,而他自己却并没有感觉到宣王与他一样重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晁补之对山水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还朝"意味着晁补之离开了朝廷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诗中的"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表达了晁补之对人际交往的淡漠态度。他认为与人隔开十天,他的心情仍然比狗传递千里书信更加平静和自在。这种情感上的疏离感体现了他对宁静和孤独的追求。

诗中的"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描绘了晁补之在山水环境中的恬静生活。他把烦躁的心情洗涤在清凉的清泉中,享受藤床上的宁静,与明亮的月光如同对着细雨一般。

最后两句"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诗篇的态度。他将自己的作品比作鸿雁飞入周王(指周敦颐)的诗集,但他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宣王(指宣和王赵宣、王安石)与他一样重要。这可能是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自己地位的低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晁补之对离群索居和诗作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人际关系和政治环境的冷淡态度。

  • 《何萧二族》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

  • 《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 《忠州怀古》

    连日追游笑语同,一樽能遣百愁空。唐贤阁上秋风冷,巴子台边夕照红。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颓墓忆宣公。只怜地狭难成市,依旧沙头作小丛。

  • 《自感》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宾客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 《君莫疑赠薛起宗》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先生年五

  • 《戊午喜罢和籴》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