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我亦门阑多喜色,君今衣钵得家传。
龙旗方照三千家,虎榜争趋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世上没有什么稚嫩的雁子飞向林泉,只有登上科举之路的人才能心平气和。我在门阑处也是喜色满面,因为你如今获得了家学传承的衣钵。
龙旗在照耀着三千家,虎榜上争先恐后的是五百位仙人。不要说中年时期的情态匮乏,华美的装饰只会加深你的名节之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寘所作。诗人以贺王伯愚登科为题材,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赞赏和对成功者的祝贺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暗喻科举之路艰辛,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诗人通过寓言的方式,凸显了科举中有选择性,只有经过层层筛选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的艰辛之处。
接着诗人自喻“我亦门阑多喜色”,意味着诗人自己也有一份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的赞同,对成功考中的人的祝贺。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龙旗方照三千家,虎榜争趋五百仙”的壮丽场景。这里的“龙旗”和“虎榜”分别指代科举考试中的状元(龙子)和榜眼(虎贲)。这里用数字表示了登科的人数众多,层层选拔之严格。通过这种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那种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者荣耀和众人追捧的景象。
最后两句“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诗人表达了对于中年成功者的支持和劝诫。不要因为中年而疲乏,成功者应该注重自己的名节,保持高尚的品德。
整首诗以明锐的语言、幽默的描写展示了科举制度的荣耀和压力,赞美了成功考中的人并寄托了对科举制度的期待。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
天风飒爽岩曦开,云溪萦环芳树来。林栖岛处眼未识,何人择胜诛荒莱。仙迹着人清辟易,徐郎襟怀赵郎笔。经营须通山鬼意,开凿曾烦祖龙力。高亭一区尤绝尘,沧浪捧起芙蓉云。凭危醉歌敞花气,九衢尘土何纷纷。客来问名名达观,对此心情转萧散。想见千秋争战场,只把云霞眼中换。
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犬不饮露,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燕在梁栋,鼠在阶基。各自窠窟,人不能移。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卒不相知。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残雪高峰外,孤猿细雨中。看花心未老,问事耳须聋。时俗同伧父,归休学塞翁。相随携酒去,猎较祭田公。
将令四海变虞唐,那得夔龙滞一方。寄语邦人休卧辙,道傍行看舍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