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城北唐朝寺,千间老屋摧风雨。
塔影凌空落鉴湖,劫初铃子丁东语。
久无本色住山人,愁杀檀门许元度。
剥否穷时复泰来,选差铁面顽翁住。
倒携无柄苕箒去。
就翻鳗井逗曹源,浩浩汤汤流溢江湖无著处。
岂不胜越人歌来何暮,平生无襦今五袴。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越州光孝寺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顽强的和尚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他坚守信仰的赞美和敬意。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越州北唐朝寺,
千间老屋风雨摧。
塔影凌空落鉴湖,
劫初铃子丁东语。
久无本色住山人,
愁杀檀门许元度。
剥否穷时复泰来,
选差铁面顽翁住。
倒携无柄苕箒去,
就翻鳗井逗曹源,
浩浩汤汤流溢江湖无著处。
岂不胜越人歌来何暮,
平生无襦今五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越州光孝寺的景象,以及和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深刻的诗意。
赏析:
诗的开篇描述了越州北唐朝寺,千间老屋受到风雨的摧残,塔的倒影映照在鉴湖中,象征着岁月的洗礼和变迁。接着描写了一位劫初的和尚,铃子发出稀疏的声音,仿佛在寺庙中回响,表现出和尚孤寂的存在。
下半部分描写了这位和尚久居山中,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容貌,愁苦地守着檀门,许多年轻的僧侣都不愿意来光孝寺,因为那里贫穷而艰苦。然而,即使在困顿的时刻,这位顽强的和尚仍然选择留下,坚守信仰,展现出铁面般的坚毅。
最后几句诗中,描述了他背着没有柄的苕帚,去鳗井旁边逗弄曹源,以及汤汤流溢的江湖,表达出他超脱尘世,心境自在的状态。诗的结尾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越州人们的歌唱和对自己平凡生活的领悟,没有贵重的衣袍,只有五袴(僧衣)。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和尚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这位坚守信仰的和尚的敬佩和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领悟和对自由自在境界的追求。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