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
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
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
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余。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陶渊明一同饮酒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自身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
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
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
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余。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认为这个国家最美好的地方就在城市的北隅。在野外的田野旁边,有一片长满荞麦的地方,松树下有一片泥地。作者非常喜欢古老的石头,所以他驱动着瘦弱的马车慢慢地走。他思考自己一生的意义,迄今为止已经度过了十多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作者将陶渊明作为灵感和启示的源泉,并与他一同饮酒,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作者也借此机会思考人生的短暂和有限,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珍惜。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古老文化的热爱,以及对陶渊明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敬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表达情感和思考为主题,展示了宋代诗人方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怀。
玄冥布令雨雪,白瀑倾崖玉作花。坐爱奔声空谷窅,幽深方觉是仙家。
君家冰玉传素风,瓮头色与冰玉同。薰人气和喜屡接,入琖色轻看若空。梅花破萼香澹澹,江天欲雪云蒙蒙。坐客已醉复赞叹,头不岑岑常忆公。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